第一百三十一节 光复连州
伴随着“断粮”这个字眼的,是他平日里读书,满篇累牍的“人相食”。 崔世召读过许多史书,记载忠臣义士死守的孤城的种种惨状,不过寥寥数句,读罢也不过如此。然而前些年奢安之乱,叛军围攻贵阳,贵阳死守经年,连地方官的小姐都被官兵拉去吃了,最后全城只剩百姓“二百余人”的惨事,他却是亲耳听许多人说过的。 眼下他要做忠臣,就得“人相食”。何况,就算他下得了这个决心,也未必有机会做这个忠臣。 八排瑶围城,他大可组织官兵和丁壮在龙津门或者广济门处突出去,再派船去上游的村寨去筹粮――这事情他做过几回,瑶民虽然每次都拦截,但是每次只要给够重赏,将士肯用命,无非是多死几个人,总能奏效。 然而这法子在澳洲人那两条日夜巡逻的小炮艇面前便完全无效了,就算澳洲人在陆上毫不拦阻,那几条小船也冲不过澳洲人的炮船的封锁。 崔世召彷徨了:用全城百姓的性命来博自己的死后名,他做不到;就这么投降,他也做不到。看来…… 正在书房中徘徊,有仆人急冲冲就跑到崔世召面前:“不好啦,不好啦,老爷!” 崔世召一怔:“髡贼攻城了?” “不是,北门外来了几条船,髡贼从船上卸下了米包,堆在城下,说是要送给城中百姓的,只是要老爷去相见。” 崔世召急忙蹬上北门城楼,城下果然放着一篓一篓的米,密密麻麻的,至少有五十石。只是两边都有髡贼兵士看守。 崔世召俯在女墙上,大声道:“学生便是崔世召!你们有何事要说?速速说来,莫要轻举妄动――这城上的炮矢可不长眼睛!” 领头的髡贼拿着一个大喇叭,朝着城楼上吼道:“崔老爷,素闻你爱民如子,有贤德之名。我大宋连阳招讨使黄大人素来敬仰您,所以这次听闻城内即将断粮,特来相助大米五十石,只要黄老爷即刻开城归降,这五十石大米就可以救连州城之急。” 城上的守军和壮丁都骚动起来,因为存粮不足,每日的口粮供应已经减少了许多,不少人已经多日吃不饱饭,眼下,白花花的大米就在城下!若在平日里,只管杀出去拼命去抢了,然而他们早听说过髡贼“船坚炮利”“杀人如麻”的传闻,饭吃不饱精力也不济,谁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崔世召心如油煎,心想若有二百精锐,饱餐一顿冲杀出去,杀散这百十个髡贼,便可将大米夺回城中,又能支撑不少日子,然而他现在所有的不过是几百饥疲的兵丁和更不济事的丁壮。冲杀出去不过是白白送死。 眼看着粮食就在眼前,却不敢越雷池半步! 城下髡贼见上面没有回话,又大声道:“崔老爷!黄首长说了:只要你开城投降。可保阖城百姓安全,且有粮食赈济!城中明国官吏军民,愿在为大宋效力者,酌才使用;不愿效力的,发给川资遣散。” 从城中逃出就食的百姓口中,黄超知道了连州城已经粮食不济,即将断粮的消息。于是他便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显然这对城中的士气是毁灭性的,崔世召没有答复城下的喊话,一个人又回到衙门里。他几乎是瘫坐在太师椅上,良久,他派人找来马体益,交代道:“马兄,你且去召集城内乡绅,让他们开城联络,说连州愿降――城中的官吏将士亦不会拦阻,决无妨碍。只是贱内犬子,就蒙你照顾了。”说罢,将藏在身上的一瓶秘制鹤顶红吞了下去。 有那么一瞬间,崔世召以为自己就要死去,然而在混乱的梦境和剧烈的疼痛,还有几次呕吐之间,他恍惚自己又还活着。 忽然他清醒过来,却自己躺在卧室的床上,肚子还隐隐作痛,脑袋一阵眩晕、自己的妻子儿女在一旁哭哭啼啼的,马体益也站在一边,还有一个髡发的青年男子。见他醒来,只听那男子开口道:“崔大人,你伤得不轻,请再睡一会吧!”然后崔世召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占领了连州城,黄超如约请了杨增吃饭,作为旧时空的本地人,黄超本想寻些后世在广东的都聊有名气的东陂腊味去款待杨增,可派人去东陂圩一找,却发现东陂腊味此时还没有被发明。 至于他一直超嘴馋的一些旧时空的家乡小吃,在1635年的连州城全都是一概没有。这让黄超又懊又恼,平静下来之后,黄超意识到,这个时空的连州其实并不是他的老家,他所挂念的一切,这里都不存在。 没有东陂腊味这饭还是要请的,便索性就做几道家常菜罢了。黄超的厨艺虽然不算如何出众,但是做几道家常菜还是小有名气的。他们夫妻没孩子的时候经常在家里设宴,招待朋友,有时候也会请手下的归化民吃饭。 黄超叫人弄来一只两斤重的小母鸡、一只鸭子、一条五花腩,外加一堆素材和调料。本时空的食材实在少得可怜,而且战火刚刚平息,市场还没恢复。勤务兵花了好长时间才算备齐。 葱段、姜片煮水浸熟一只白切***角、茴香、桂皮、桂叶卤香一只卤水鸭,冰糖、酱油煮好一锅肉。再找来一坛本地产的黄酒,做了一碟炸黄豆,一碟酸萝卜,又炒了几个蔬菜。这既是庆功宴,也是践行宴。占领连州城之后,绥江支队的任务就结束了,杨增过几天就要带领大部队撤离连阳一带,另有新的作战任务。 这顿饭,不仅来了杨增,还请了几个主要的军官和干部,不管是去是留,这是他们这几个月来第一次能安生的坐下来吃一顿饭,喝上一口酒。 “首长,我们撤退了,你这里可要多加小心啊。”杨增说道,“瑶人叛服无常,这次我们是把他们压下去了,可是没有斩草除根,搞不好还会被煽动起来……” 他带着主力一走,黄超手里的部队只剩下两个步兵连、一个黎苗山地连和四个国民军中队。其中三个中队要分别驻守三城,只有梧州中队是机动兵力。而这两个正规军步兵连,也是考虑到要防御贺州方向的明军突然袭击才给配备的。 他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八排瑶虽然被他们镇压下去了,但是连阳地区的小规模骚乱并没有完全被制止,而且一路行军,沿途各县治安紊乱的景象给他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被熊文灿煽动组织起来的“官匪”,趁着乱世想大捞一票的“土匪”,可不会管你的县界,随时可能流窜过来。如果这些人流窜过来,再次煽动瑶民造乱,那么规模就会远不止现在这样了。 黄超其实对这个忧患心知肚明――旧时空的八排瑶之乱的扩大,就和明末流民暴动的合流有关。不过杨增作为归化民军官,在没有“穿越预言术”的情况下能做这样的判断也是很不错了。 他点了点头:“你说的我自然明白。这连阳地区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是整个粤北的一盘大棋。要军政双管其下才能奏效――所以我对老朱把你调走没什么意见,你待在这里,对连阳固然是定海神针,对整个战局却没什么好处。” 这话半真半假,他自然知道朱鸣夏要调走杨增的理由:华南军要时刻保有相当数量的机动兵力。然而谁不希望自己手中强兵如云“多多益善”――何况还是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但是他不愿意在归化民面前失了气概,再者也要体现自己的“大局观”。 做元老好苦比啊,黄超心里暗暗吐槽。 杨增却不知道这些,感动道:“首长您看事情真是全面。”他接着又表示担心道:“只是万一有事……” “万一有事,不是有电台么!电报一发,你们不就来了!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首长说得是!” 符德安道:“虽说没了大军,心里总有点发虚,不过元老院最善于发动群众了。别看首长现在没兵少将的,过得几个月,说不定能拉出好几个大队的人马呢!” 黄超知道符德安在拍马屁,不过他这话倒说出了他在这里施政的本质:靠着船坚炮利只能维持一时,还得靠老百姓! “老符你说得对。你马上要在这里当县长了,要记得争取民心才是第一项工作。不仅仅是这里的汉人百姓,还有那些瑶排里的瑶民。他们也是元老院的子民。我们不仅仅要他们怕,还要他们服,最终要让大家‘爱戴’。这事做起来可不容易,要慢慢来……” “首长教诲的是!”符德安连连点头,“有您在这里指导,我什么都不怕,一定会干好的。” 黄超看着他异常信赖自己的眼神,心里忽然有些发虚――自己在海南当县长“抚黎”的那些套路,在这里真能行么? 他强压下惶恐,笑道:“来,来,我们喝酒。庆祝连州光复!”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40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