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战争应该这么打
中规中矩的战斗的好处就是军队能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还不会有太大危险,近卫团其实已经很好了,打到现在伤亡不过百人,这对于一支兵力仅有三千多人,火炮也不过二三十门,并且不必敌人的火炮先进多少,如果论代差来说,其实华夏军的火炮和明清的火炮,几乎在一代上。 大家都是前装滑膛黑火药铸铁火炮,虽然华夏军把这些火炮搞的很简练,很方便,提高了火炮的质量,减轻了重量,还上了后世欧洲火炮的那种可以调节的炮架,加上了可以被战马拖带的马车,马车还同时承担着着一部分火药和炮兵人员的运输工作,可以说和明清的火炮有这不少的先进性,可毕竟大家都在一代上。 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何况清军也仿制了华夏军的火炮,太重的他们仿制不了,比如十二磅的火炮仿制出来比起华夏军十八磅火炮还重,还大,而且质量不好,三四千斤重的火炮只能用来守城,十八磅的火炮仿制出来也有四五千重,聪明的洪承畴和冯铨很快放弃了仿制华夏军的十二磅以上的火炮,转而通过战斗,各种手段偷华夏军的火炮,还别说还真让他们偷到不少华夏军的十二磅,十八磅火炮,不过这些都在扬州府等洪承畴清军的重要地方放着守城呢。 根本不敢配备到下面的精锐部队放出来进攻华夏军,同华夏军的部队打野战。 于是他们只能仿制华夏军的十磅炮,九磅炮,六磅炮,四磅炮,三磅炮,这些他们仿制的不错,随着时间的延长,七八年的功夫,他们已经和华夏军的火炮无限接近了,不过配备给当下的马得力的火炮,甚至是马宝领军的新军的火炮还都是早期的仿制品,这些仿制品的一个缺点就是笨重,质量不高,发射速度慢,而且还都是发射实心弹的火炮。 这些火炮在机动性能上比起明清两朝的火炮是有了很大提高,有的也配备了简单的炮架,能在各个方向上快速切换,压制敌人,六磅炮以上还配备了马车,拉着行动,华夏军的六磅炮都可以拆开由四五个士兵各扛着一部分走,炮弹也能背着走,差不多一个班,十二名士兵就能包办一门火炮的所有行动和动作,至少能支持一场五千人规模的战斗打一天。 紧急时刻,三个人抬着六磅炮能在战场上运动,但清军的就不行了,一千多斤重的火炮,非得马车拉才行,十几个人推着大炮运动才行,一门火炮需要三十六个人照料,比华夏军整整多了三倍的人手。 这些仿制的火炮注定不会是华夏军火炮的对手,他们的火炮也许多,华夏军的一个近卫团的火炮也许少,这不是因为近卫团就不能装备更多的火炮,而是因为华夏军一直走精兵路线,要不然以华夏军如今的人口足足有八千万人口,这还没有算那些刚刚被征服的地区的人口,以及移民去那些地区的华夏军人口,华夏军的人口算法一直是计算那些已经被消化了的地区的人口,对于被占领,被征服地区的人口一直不去计算,哪怕哪里有很多移民,也曾经是华夏军的人口。 华夏军只算那些已经从心底里面,或者表面上已经服从华夏军的领导,拥护华夏军的地方的百姓,这个地区甚至不包括已经被征服两年以上的广东州,广西州,以及被征服一年以上的云南州,刚刚被征服几个月的云贵州,以及那些已经完全被华夏军控制,实行了有半年之久华夏军统治的云南州毗邻的缅甸东北方,安南北方,老挝全境的地区,甚至已经被征服了三年多的湖北州的人口都不算,河南州现在都没有稳定下来,也不算,只要拥有大量民兵驻扎的地区的人口都不算华夏军的人口。 不过安徽州勉强算,因为这里大半个州的人口其实已经经历了七八年的华夏军统治,已经对华夏军归心了,苏州大半个州的人口也算,金陵也被统治了五六年了也算,虽然这些地区的驻军随时都在和敌人开战,民兵队伍也十分强大,可怎么说都统治了七八年了,能过上好日子,百姓也拥护华夏军,所以也计算在内了。 宝岛也只有一个宝中府的人口算,其他的地方的人口还不算,因为很多地方的人口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有很多被从山里揪出来的高山生番野人,以及移民过来的安南,老挝,缅甸的早先归顺华夏军的汉人族裔后裔,还有从云贵,云南山里弄出来的失败了的土司头人的部族,以及客家,土家的那些顽固分子统治下的百姓汉人。 他们在这里的唯一用途就是开荒,宝岛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用这些人开荒,然后再移民过来填补那些因为开荒和损失的人口这就是张强的恶毒心在作怪,那些人不是顽固不化吗? 让民兵和守备营去驱赶他们开荒,忍受恶劣的开荒环境,各种热病,毒虫是他们的天然敌人,等他们开荒完毕,这里环境好了,再移民对自己归心的百姓过来,那时候这些人起码已经死了大半了,也能正常统治了。所以,这些未被算计进人口里面的百姓其实还不是华夏人。 这样的待遇的确对这些有有些不公平,但为了华夏军的稳定,以后的发展,张强强力推行,不管是周粥的劝阻,还是朱聿健的愤慨,以及朱大典的不住劝说,都不能改变张强的决心,因为他知道以后西方人的所谓自由,明主等思想涌进来的时候,没有完成汉化的这些家伙都将是华夏军的隐患,他不想后世被美国的所谓一招民族自决给忽悠瘸了,后人们没有他这么远见的看法,大英帝国倒是强大,满世界的殖民地,还不是给那些由小偷,强盗,土匪,甚至是女支组成的所谓美国强盗给生生的弄得衰弱不堪了吗? 因此张强一定要在自己有生之年把所有的中华应有土地上的人都消除民族差异,都弄成一个统一的华人,汉族,没有什么几十个民族并存,没有什么佛道,有也不能让佛教弄那么多门派,信仰不同也会让很多地区产生差异,产生矛盾,还有什么粤语,汉语,闽南语,统统不行,地域差异,不能在这些地方体现,统统是普通话,偶尔因为地域的不同口音不同可以,但不能弄出什么就像听不懂的外语一样的语言,儒家的传统思想告诉我们,必须要统一,必须要服从王道。 眼光转回战场,近卫团三团,层次递进,快速进攻,炮火也是层次递进,高速前进,节节压制,敌军在城头上乱做一团,不过对于张强来说打的有些保守了,他很快干预了近卫团三团团长的指挥,命令所有重型火炮到达两千米距离上。 十八磅炮,十二磅炮,一起开火,换用开花弹,一共十门火炮一起朝着一个地方开火,很快猛烈的炮火使得敌人这一段城墙上的敌人伤亡殆尽,城墙下面已经到达一百五十米距离上的火枪兵纷纷排成横队,排枪射击,压制敌人,跟进的六磅炮,九磅炮,这些就多了,一共二十四门火炮,分成三个小组,对敌人各个地段的城墙进行打击。 炮火之下,清军的城墙上连人都不能站立,更不用说火炮开火了,炮兵和火炮,甚至床弩什么的都被炸成了废铁,废柴。 马得力感到很愤怒,却很无力,他派遣了身边的亲卫,家丁,家将率领两千人的督战团督战,催促那些绿营兵上去防守,但没有一个人响应他的号召,督战团杀了几百绿营兵,都没有人上去,反而激起了那些绿营兵的怒火,绿营兵转身将武器对准了督战团,同督战团交火半个小时,成功的击溃了督战团,督战团死伤一百多人,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马得力不得不派遣蒙古骑兵和汉军旗部队去镇压,杀了一千多人,才稳定了局势,不过依然没有人敢上去,城墙上被无数的子弹覆盖,被开花弹覆盖,几乎连蚂蚁都不能生存。 马得力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重新部署军队,将绿营兵放在了城门口备战,修筑防御工事,并且把乡勇和民勇,团练等放在街头巷尾,将蒙古骑兵放在重要的路口,将汉军旗放在县衙和军营里面修筑工事,准备同华夏军打巷战。 其他三面城墙上的士兵没有被撤下来,随时准备填补空缺,等待华夏军上了城墙攻击华夏军。 城里面有两万多部队,他相信只有三千多兵力,甚至近卫旅全军来攻也不过是一万多兵力,他有信心让华夏军惨败,折戟沉沙巷战中,即便不能阻挡敌人,也让敌人在巷战中付出更重的伤亡。 “轰隆——,”马得力刚刚安排好部队,回到县衙,登上县衙最高的三层牌楼,就听到远处城门被华夏军重炮炸塌的声音,身体摇晃了一下,旁边的侍卫连忙扶住他,他愤怒的推开侍卫,拿着铜质的单筒望远镜查看。 就见城门的硝烟中,一队华夏军士兵涌了进来,已经修筑好街垒的绿营兵勇金改1火绳枪一顿齐射,冲进来的一队二十人的近卫旅士兵,十几个人被打中,纷纷扑倒在地上,肯定是死了,剩下七八人,连忙后撤,躲藏到没有散尽的硝烟尘土中去了。 不到一刻钟,猛烈的炮火从城门后面响起,刚刚还欢呼胜利的绿营兵连带街垒都被炮火覆盖了。 马得力闭上眼睛,转头不忍再看,那可是一个总旗的五六十名绿营兵,如今绿营兵已经是洪承畴清军里面的主力部队,洪承畴叛变大清以后,就重点培养汉人士兵,绿营兵是汉人主体,当然是他第一选择。 硝烟散尽,张强站在城外两百米远的楼车上,用双筒望远镜看着城内,楼车足足比高四米的城墙高出一倍,八米高,是华夏军的一种可以拆卸的指挥车,可以让将领在上面观察到整个战场,这不是什么先进武器,自古以来战争双方的指挥官将领们都会制造这么一辆可以推着前进的楼车,华夏军虽然武器先进,但也会吸收以前的一些精华为己所用。 张强笑着对身边的第三团的团长道:“看到了吧,战争应该这么打,进攻要凌厉,要充分发挥我军的火力优势,接下来由你指挥,区区的巷战,我想近卫军还不会被敌人阴住,是不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