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赝太子小说无弹窗在线阅读 -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集船成兵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集船成兵

    “看,是太孙的王驾!”

    苏子籍乘坐着牛车赶往皇宫。

    太孙用的车舆是金辂,赤质金饰,四牛驾之,并且左右有骑兵六人,带弓箭横刀,周围又有侍卫十二人,这已经是最简化了。

    太孙府离着皇宫并不太远,京城见惯了贵人,见着车驾,也不惊惶,都一阵骚动闪了过去,还有人指点。

    “转眼就不是新人了!”苏子籍暗暗想着,有些失笑,其实太孙车舆可以有上百人,但苏子籍虽对应该有的规格并不推辞,在排场上却还用着过去的一套,并不多增。

    为何,这样是低调,可如果金辂都不乘,就类似官员不穿戴官服一样,并不是谦虚,而是自甘下贱。

    抵达宫门,方下了金辂,早见有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等着,却不是赵公公或马公公,而是一个只远远见过一面的大太监,陈序,陈公公。

    陈公公要更年轻一些,三十余岁,身材并未发福,也并不消瘦,长相和和气气,看着就令人易生好感。

    见苏子籍从牛车下来,立刻上前拜见,笑盈盈奉承:“太孙殿下安,奴婢方才就听到喜鹊叫,心想着,必是有贵人到,果不其然,立刻见到了您!”

    苏子籍对这样奉承已习以为常了,不过他在不涉及到工作和原则时,一向是待人如浴春风,就算现在成了太孙,也没改变。。

    “陈公公。”

    “哎哟,哪里敢担太孙一声公公,您直接唤奴婢陈序就是!”

    “不知孤现在可能进去拜见皇上?”苏子籍只是一笑就问。

    陈公公立刻说:“奴婢在这里等着,就是奉了皇上命令!皇上还担心太孙劳累,特意让奴婢准备了舆,还请太孙上舆!”

    说着,就冲着身后喊:“抬过来!”

    话音落下,就有一架肩舆被抬过来,八人抬,这是大郑皇帝、皇后、太后、太子才有的礼仪。

    宫里能乘坐八人抬肩舆也就是这几个人,若身份不够,乘它就是罪。

    苏子籍现在是太孙,自然是有资格乘舆,所以也没客气,直接上舆,随着太监抬起,以着这种十分新奇的体验,从宫门口进发。

    “魏世祖令,不能以人为畜,所以废除了轿子。”

    “然而上次读魏实录,却讲述了用意。”

    “用轿不但以人为畜,更不利积蓄牛马——武官用马,文官用牛,这样的话,有钱人家,人人养马养牛。”

    “牛可耕地,马可驰战,这真的是厚养国力与民间,一旦动员,就可有十余万匹可用。”

    “抬肩舆其实就是轿子,也就是皇宫这种不能牛马进入,又过于广大的地点,才许用抬肩舆。”

    “据说本朝太祖当年读之,大是称赞,说,魏世祖果是百代之君,每每都有深意焉,因此继续推广。”

    此时天都亮了,宫里不复夜里的死寂,整座皇宫都“活”了过来,侍卫以及宫人身影出现在了各处,因着去的是前朝所在地,沿途见到最多的是侍卫。

    其中有身着劲装的带刀侍卫,也有身着甲胄的侍卫,按品级不同、职责不同,侍卫也分多种。

    这些侍卫在舆经过时,都齐齐行礼。

    苏子籍坐在肩舆上,所感觉到的已大不相同!

    这里并非他第一次来,但却第一次享受到这种高高在上之感。

    他面色平静,心里亦平静。

    这种阵势,要说心里真是一点都不得意、一点都不飘飘然是假。

    但自己的处境,步步维艰,容不得出一点错。

    抵达殿后,肩舆慢慢落下,陈序亲自上前,用手扶着苏子籍从舆上下来。

    苏子籍下意识要甩开手,却忍住了,不仅仅如此,还笑了笑。

    陈序不管怎么样,是内侍中上了品级的人,与人为善,说不定就多了不少机会,少了些关卡。

    被陈序讨好着引路,二人抵达殿内,方上了台阶,便听里面是皇帝的声气:“是太孙么?不要报名,进来说话!”

    “孙臣多恩!”苏子籍躬身应一声,趋步进来,果见皇帝坐在有软垫的椅子上,一扫眼,是几个阁老以及一个有点眼熟的人站着,似乎君臣正在议论。

    “虎贲卫指挥使孙临照。”这人身材不高,四十多岁,紫棠脸上腮边有一处疤痕,那据说是护驾而受的创。

    在大郑,虎贲卫是保护京城的武力之一,是皇帝亲军。

    仅仅是看见,苏子籍就心中一凛。

    老皇帝坐在高位,单手撑脸,斜靠在上面,目光也是暮色沉沉,看到苏子籍进来,眼睛才一下子亮起来。

    “太孙,你来了。”皇帝满意看着,仿佛在看着最符合心意的继承人。

    苏子籍根本不以为真,恭谨向上行礼,一点差错都没有。

    皇帝则说:“既来了,就坐到一旁先听着。”

    说着,就命人给苏子籍搬来一把椅子,椅子就放在下面,但在几个大臣的前列。

    苏子籍谢恩,这才坐下。

    几个阁老都是老狐狸,对太孙行礼了,就眼观鼻鼻观心,根本不往太孙处看。

    赵旭接着就继续说:“冬粮,夏粮,都得通过漕运和水运,说实话,漕运的弊端是不小,其中天寒地冻,河水结冰还是小事,开国不过三十年,沿途关卡重重,弊端已经不小,成本更是年年提高。”

    “但要加大海运,却不仅仅是民事了。”

    皇帝听了,目视崔兆全。

    崔兆全说着:“海运有二弊,第一就是风浪不可测,这还可以沿着海岸走,可仍旧无法完全避免。”

    “因此,就有船主勾结官吏,私下卖了粮,却说是遇到风浪漂没。”

    “更由于海上,难以监管,若是串连,立刻就呼啸海上,成了海盗,不可不防。”

    苏子籍静静听着,目光一动。

    后世总想说运粮于海,其实的确弊端不小,漂没就难以禁止,更重要的是,放开海运,立刻就可以集船成兵。

    后世科技发达,朝廷都严控海关海运,等闲哪能出海,就是为了这个,何况是现在?

    当然,办法总有,可不是自己现在能说的,当下只是静听,一言不发。

    孙临照虽说是虎将,其实心极细,忍不住朝着太孙那里瞟了一眼,暗想:“太孙竟一言不发?才二十岁,身份大变,竟然一点都不骄纵?甚至连得意之色都没有?”

    “还是说,太孙其实只是时势,并无进取之心?不然这刚当上太孙,竟没有急着表现?”

    虽太孙立了,但也正因成了太孙,整个天下目光都汇聚到了这位民间来的皇孙身上。

    不过,太孙如何,却不关自己的事。

    要不是有皇帝“细细观察”这四个字,孙临照连这心思都不敢评价。

    武臣,最忌的就是随意干涉政事,特别是关于太孙的事。

    epzww3366xs80wxxsxs

    yjxs3jwx8pzwxiaohongshu

    kanshubahmxsw7cctbiq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