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改变(二)
以利诱之,或者说是给老百姓实际的好处,让他们有主动性去读书识字,去学习简单的数学计算。 皇帝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实在是当时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想读书识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整天忙忙碌碌地为了生活,又没有去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穷”。 不仅古代穷,就是历史上的近代,也是一样。想学,没钱交学费,没钱请老师,没钱…… 就算是现在,皇帝推出的政策措施,也不能全部覆盖,也不是所有大明子民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 但改变还是有的,甚至说是很大。哪怕古代也有什么乡学、族学,依然不能与现在相比。 夜校就是普及教育推出的新形式,面对所有年龄段的百姓。只要你愿意学,一天晚上有一个时辰的课程,免费。 而村中的童生或秀才,只要愿意当老师,家中赋税全免,三年后功名上也提升一级。童生变秀才,秀才成举人,可入吏部诠选名单。 教的有好处,学的有动力。皇帝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普及计划不致成为空想。 陈——红——英 英子端正地写着自己的名字,左右端详着,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到喜悦和高兴。 伸手有些不舍地抹平细沙,英子又写上了张柱子,那是她丈夫的名字。看着那三个字,她露出了幸福又开心的笑空。 听到外面的院门响,英子起身,迈步出屋,原来是老爹从地里回来。 “爹,洗把脸歇一会儿。”英子舀水端盆,说道:“俺去热下饭,等柱子回来就吃。” 英子爹上前把盆接过来,说道:“忙活儿啥,好好歇着你的。热饭也不用你,我去添加柴就得。” 胡乱洗了把脸,英子爹便抢着进灶房,添柴烧火,又点上一袋烟,吧哒吧哒地抽着。 看着女儿略微显形的身材,脸上露出由衷的笑意,沉吟了一下,说道:“夜校就别去了,会写自己名字,认得男女厕所就行了。” 英子眨巴眨巴大眼睛,笑道:“有柱子陪着,没事儿的。” 停顿了一下,她又补充道:“多认些字不好嘛,以后还能教孩子呢!”说着,她的脸上微微一红。 英子爹听到孩子两个字,嘴巴张了张,随即笑了起来,老怀大慰般地点了点头,不再强求英子。 “爹,您先垫巴垫巴。”英子说着,靠近灶台,用一根木柴在灶下的灰中扒了扒,显出两个皮焦发黑的土豆。 今年辽民所分的田地,六成以上都种上了土豆,其余则是黑麦、玉米、花生。每家只给一成的自用地,可以随便种植。 土豆能产多少,辽民心里并没有数儿,但官府的强制要求,他们不敢违抗。 当然,土豆没有秋天收获,但从直隶运来的却很多,比南方和海外运粮要省很多的花费。 “这玩艺儿好吃,俺就喜欢吃这么烤的。” 英子爹嘿嘿一笑,伸手拿起一个,满是老茧的手也不太怕烫。两手一掰,淡黄色的散发着香气的土豆壤便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