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真金参政
真金笑道:“真金查阅古籍。发现中原政权的变更时间,短则一二十年,长则二三百年,必然要推到重来,届时又是一番生灵涂炭。在下不希望大元朝政权可重蹈秦,隋的覆辙,秦隋之变,若冰可有见地?” 杨若冰问道:“太子既然查阅古籍,定当有自己看法罢,与若冰说来听听。” 真金道:“真金认为,秦朝更迭,是有五点,其一秦朝的法律严苛,让百姓怨声载道。其二,徭役太重,修驰道、修阿房宫、修长城,让百姓不堪重负。其三,未趁早选定储君,致使扶苏被害,胡亥篡权,其四,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使得赵高专权,政局动荡,五、精锐部队分布位置距离京师太远,关键时刻没有发挥作用。” 真金一口气说完五点,不曾停歇。 杨若冰点头同意,“太子说的极好,只是这五点为次因,并非主因。” “主因是何?”真金不解。 “郡县制。” 杨若冰说道:“秦始皇是最伟大的帝王,他推行的郡县制是极为符合大秦发展的,可惜的是操之过急。在始皇百年之前的商鞅变法,就因为郡县制掀起轩然大波,商鞅自己被五马分尸,秦国靠强大的军力,花了百年才完全让郡县制被全秦国人接受。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全面推行郡县制,才是秦朝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六国在此之前一千多年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各诸侯国、各诸侯国内小公卿国,各小公卿国里的世候,都是代代相传,而郡县制剥夺了所有小国国王,贵族,世候的土地,让这些地方势力极为不满,而靠军功和政绩获得土地,让皇亲国戚极为不满, 张耳、陈馀、韩广、田横、项梁、张良,熊心,这样的王侯疏族子孙全部只有空架子,实际生活和布衣一样,怎么能不造反,皇亲国戚也没有土地,怎么会死命为你守护江山。因此秦朝的短命就在于看似先进,实际超之过急的郡县制。” “说的好!”真金大为赞赏,再问:“为什么强如汉唐,也最多三百年就要更替。” 杨若冰说道:“朝代的兴起衰落,最核心的秘密是土地的流转。当新王朝建立之初,土地资源被重新分配,从皇族贵族到农民,都能较为合理地分配到土地,这个时候土地财政也最为健康,因为千百年来王朝的主要收入只有两块,田赋和盐税。等过了三代人受过以后,这个初始分配的资源,自然而然的开始流动,从失败者像成功者手里流转,一部分人失去土地,会变成佃户,再过了三代以后,土地会越来越向地方豪强手里集中,这些人占据全国八成的土地,但是不交或少交税,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开始出现流民,国库收入骤降,开支不来,政府财政吃紧,基建停滞,连河道疏浚加固围堰都没有钱。这时候,只要有一点天灾,国家财政破产,大量流民四处游荡,豪强地主继续吃香的喝辣的,社会激辩一触即发,因此,这也是王朝无法逃脱的死结。” 真金问道:“那怎样才能既让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强,又能安抚皇亲国戚,各族世候贵族的情绪呢。” 杨若冰笑道:“这些我们慢慢想,现在就是想出来也没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太子宝座,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低调坚持到登基的那天。” 真金起身行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得若冰,真金之幸。” 在杨若冰影响下,亲汉倾向更加明显,参政议政也变得日益成熟。忽必烈仍然对于汉回两派抱着模棱两可态度,而两派都在有限的空间里,小心翼翼的实施着自己的政治主张。阿合马最终提高了各项税赋,包括武林帮派,但明教因为参加平叛之战,出钱出人未要朝廷补偿,因此五年内暂不上调。真金提出的严查贪腐、起用儒臣、改善吏治、依法治国等措施也得到忽必烈的肯定,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虽远没有达到真金的政治理想,但提高了他的个人声望。这一刻,八思巴也站在了太子一边,他在一次奉旨斋蘸之后对忽必烈说:“皇太子春秋鼎盛,宜预国政。”,忽必烈听从其说,从此真金开始正式参决朝政,凡是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百司之事,都先上报真金后再奏闻忽必烈。